当前位置:首页 >发展规划
荆门市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十三五”规划
来源:fgw浏览次数:123时间:2016/5/3 10:05:49

 

 

 

 

荆门市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十三五”规划

 

 

 

 

 

 

 

 

 

 

 

 

日博网站

二〇一六年四月

 

 

 

 

 

 

 

 

 

 

 

 

 

 

 

 

 

 

 

 

 

 

 

目     录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1、节能降碳取得明显成效

2、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逐步增强

3、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4、节能低碳生活方式有力推行

(二)面临有利条件和挑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1、节能降碳目标全面完成

2、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进一步增强

3、体制机制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三、节能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抑制高能耗、高碳行业过快增长

2、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3、积极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

(二)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1、优化能源结构

2、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

(三)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1、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

2、推进城乡建设领域节能降碳

3、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节能降碳

4、推进商用和民用领域节能降碳

5、推进农业和农村领域节能降碳

6、推进公共机构领域节能降碳

(四)促进非能源活动领域减碳和增汇

1、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2、控制农业生产活动排放

3、控制废弃物处理领域排放

4、增加森林及其他碳汇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

2、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3、打造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核心聚集区

(六)倡导节能低碳生活

1、鼓励低碳消费

2、践行低碳生活

四、适应气候变化

(一)基础设施

1、城镇建设

2、水利、交通、能源设施

(二)水资源

1、加强水资源管理

2、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

(三)农业

1、种植业

2、养殖业

(四)森林和湿地

1、森林

2、湿地

(五)人群健康

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2、开展监测评估和公共信息服务

3、加强应急管理

(六)防灾减灾体系

1、加强预报预警

2、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

五、开展示范试点

(一)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1、工业领域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2、农业领域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3、服务业领域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4、社会层面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二)低碳经济试点

1、低碳城镇试点

2、低碳社区试点

3、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三)节能量交易试点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相关政策

(二)推进机制创新

(三)加强能力建设

(四)加大投入力度

(五)强化规划实施

 

 

 

荆门市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是“转型升级、缩差领跑”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关键时期。为加强能源节约,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未来五年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工作提供指导和行动纲领,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1、节能降碳取得明显成效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9.9:48.4:31.7调整为14.5:52.5:33;能源结构逐步优化,煤炭消费比重由2010年的74%下降至60.50%;天然气消费由2010年的0.88亿立方米增长至1.37亿立方米,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7.54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61%。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全面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扎实开展,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6.35%,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27.05%,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森林碳汇成效明显,森林覆盖率达到32%,森林蓄积达到2000万立方米。

2、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逐步增强

农业领域,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建设,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广测土配方、环保型化肥和秸秆还田,减少农业氮氧化物排放,自然灾害防御能力逐步增强,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水资源领域,以漳河水库、长湖等重要湖泊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动水资源管理法规建设,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荆门被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气象领域,实现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常态化,加强气象灾害应急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气象灾害预警预报能力,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气象服务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3、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管理体制不断健全,成立了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规划支撑进一步加强,组织编制《荆门市低碳工作实施方案》,出台《荆门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荆门市“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考核机制不断健全,制定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等目标统计监测及考核方案,严格实行目标任务检查和奖惩机制。节能监察体系不断完善,成立了市、县(市区)两级节能监察机构。

4、节能低碳生活方式有力推行

组织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累计推广高效照明产品80多万只,积极倡导节能低碳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建立了3R(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循环消费社区连锁超市。大力倡导低碳出行方式,组织开展“低碳出行”自行车骑行示范活动。每年开展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宣传,组织节约型机关、低碳进社区、能源紧缺体验等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节能低碳发展良好氛围。

(二)面临有利条件和挑战

  从有利条件来看,具备良好的环境和基础。一是从国内形势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将低碳循环发展列为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推动绿色发展成为重大战略、政策导向。二是从省内形势看,省委、省政府将“绿色决定生死”摆在三维纲要首位。从省内形势看,湖北省是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又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低碳试点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并存的省份,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出台较早,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创新、规划指引、制度建设、试点示范等多个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三是从全市来看,“十三五”提出了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快建设“四个荆门”,重点打造天蓝水清山绿地净的生态环境,绿色循环低碳高效的生态产业,节能环保舒适安全的绿色人居,绿色发展将成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不利因素来看,完成“十三五”节能降碳目标面临着重大挑战和困难。一是荆门正处地全面提升、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加之我市现有产业结构和新上项目的影响,能耗和碳排放总量还将继续增加。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有效遏制能耗、碳排放量过快增长的压力较大;受资源条件所限,能源消费仍将以煤为主,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服务业发展不足,工业结构偏重,单位GDP能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二是适应气候变化面临诸多挑战。荆门山区、丘陵、平原、湖区地形兼具,气候条件复杂,又是农业大市,生态脆弱,适应气候变化任务繁重。近两年来,低温雨雪、干旱、强降水过程出现较为频繁,尤其是持续性雾霾频发,给城市基础设施、水资源、农业、生态系统、人体健康等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影响带来更多挑战。三是基础能力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有少数部门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性认识不足,缺乏工作主动性和紧迫感。社会公众节能低碳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地方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能力有待提高。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是荆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将面临不少突出问题和挑战,先发优势与诸多有利政策不断叠加,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面临良好机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绿色、市场、民生“三维纲要”,大力推进生态立市,严格碳排放和能源消费控制,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推动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面完成节能降碳行动目标,提升荆门城市竞争力,打造荆门成为江汉平原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同步推动。以节能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其他手段,积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排放过快增长的势头;对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采取有效的适应措施,将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坚持激励保障和监督约束相辅相成。通过完善财税、价格、投融资政策,开展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等激励手段,形成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导向机制。推行和探索碳排放权交易、节能量交易等,形成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有效约束,实现对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全过程管控。

  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统筹考虑。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工作的各方面,进行整体谋划、统一部署。选择重点领域、行业和区域,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探索具有荆门特色的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模式。

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紧密结合。发挥政府在节能降碳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发挥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公众节能低碳意识,增强公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目标

1、节能降碳目标全面完成

  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降低1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7%。工业、建筑、交通、居民生活、公共机构、商业、农业及农村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明显成效。森林碳汇进一步增加,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2500万立方米。

  2、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进一步增强

  基础设施、水资源、生态系统、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防洪除涝抗旱能力显著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湿地保护与恢复进一步加强,生态脆弱地区适应能力明显改善,科学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能力显著提升,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

3、体制机制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建立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报告体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节能执法能力不断加强,监督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市场化节能减碳机制初步形成,相关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健全。循环经济示范取得明显成效,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节能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构建符合节能低碳特征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8%。

1、抑制高能耗、高碳行业过快增长

  积极化解产能过剩,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对产能过剩行业建设结构调整项目,实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严格能评审查,从项目建设源头遏制高能耗行业过快增长。完善主要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限额指标,严格执行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引导落后产能企业有序转移退。

  2、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广泛运用绿色制造技术,改造提升石化、建材、食品等传统制造业,支持企业实行集约化、节约化、低碳化生产,打造节能低碳品牌。重点围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积极打造绿色制造体系。支持纺织、食品、化工等制造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以荆门化工、荆襄磷化、格林美、东宝生物质等四个特色园区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到2020年,全市建成一批绿色示范工厂和绿色示范园区,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明显下降。

  3、积极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光电子应用、荆门软件产业园)、生物产业(生物医药、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农业机械装备、能源化工及环保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储能、动力电池、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特种陶瓷、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新兴产业,发挥引领作用。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推动服务业节能低碳化改造,促进住宿餐饮和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节能降碳。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进金融服务、研发设计、融资租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推动商贸、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家庭、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增效。突破性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和低碳新兴服务业。鼓励发展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量审核、节能低碳认证、碳审计核查、自愿减排咨询、碳排放权交易咨询等服务。

  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做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快研究开发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做强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锅炉、高效机电和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技术,加快发展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环保装备制造。做实节能环保服务业,积极培育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量审核等第三方机构,支持发展个性化再制造服务,推动构建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

(二)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7%。

  1、优化能源结构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开发投入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严格大型燃煤锅炉排放控制和中小燃煤锅炉、散烧煤排放治理,加快国电长源荆门分公司、华能荆门热电公司燃煤发电机组环保设施升级改造,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水平;推进散烧煤集中净化处理后再利用工作,推动燃煤电厂采用洁净煤技术,加快中小燃煤锅炉关停改造,推进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到2020年,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55%以内。

  推进油品升级和替代能力建设。加快推进荆门石化油品质量升级及适应性改造项目和配套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汽油和柴油产品全部满足国家标准。科学发展石油替代,积极推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扩大天然气市场。推进城市天然气输气管道、门站和储气设施建设,天然气管道向周边乡镇延伸,天然气管道覆盖范围以外、具备用气条件的城镇,采用CNG减压或LNG槽车气化的方式,进行区域性供气。探索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模式,提高能源的梯级利用效率。到2020年,天然气消耗量达8.5亿立方米/年左右。

2、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

  有序推进风电开发。推进中国风电东宝金泉、圣境山、栗溪风电场、华能钟祥胡家湾风电场、湖北省能源集团东宝象河风电场、中电投大洪山风电场等项目建设。到2020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66.5万千瓦。

  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利用东宝、掇刀石膏矿采空区、钟祥胡集磷矿废弃地以及荒山荒坡,建设地面光伏电站;利用工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大型商业建筑以及居民住宅屋面,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利用长湖等湖区资源,建设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到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32万千瓦。

  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质能。在沙洋、京山、钟祥、东宝等地,利用农作物秸秆、粮食加工剩余物建设一批生物质成型燃料项目,继续推进户用沼气、养殖小区沼气的建设,推进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7.9万千瓦。

(三)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1、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

  以提高能效为主要目标,强化全过程管理,促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到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末降低18%以上。

  加快工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升级。重点实施燃煤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变频调速等重点节能项目。建材行业重点推广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纯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采用低碳排放的凝胶材料等。石化工业重点采用先进节能技                                                                                                                                                                                                                                                                                                                                                                                                                                                                                                                                                                                                                                                                                                                                                                                                                                                                                                                                                                                                                                                                                                                                                                                                                                                                                                                                                                                                                                                                                                                                                                                                                                                                                                                                                                                                                                                                                                                                                                                                                                                                                                                                                                                                                                                                                                                                                                                                                                                                                                                              术改造锅炉等装置,推广二氧化碳回收与利用、工业排放气高效利用等技术。电力工业重点采用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推广建设智能电网,应用微电网技术。

  强化企业节能管理。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在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能耗行业,实行能效领跑者制度,开展能效对标,适时将能效领跑者指标纳入能耗限额标准指标体系。鼓励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提升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广节电工艺、技术和设备,深入实施绿色电力调度,执行差别电价。

  促进节能低碳工业产品生产和消费。落实终端用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制度,在办公设备、商用设备、照明产品、工业设备及交通运输工具等产品领域,加大高效节能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实施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鼓励低碳产品生产和消费。

  2、推进城乡建设领域节能降碳

  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建筑格局。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占全部新建建筑的22%,完成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面积10万平方米,新型墙材建筑应用率达100%,县以上城市城区新建建筑设计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保持100%。

  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布局居住、商业、公服、生态、交通等用地;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优化城市出行结构,降低城市远距离交通出行需求;统筹新城区规划建设,科学编制新城新区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人口集聚,实现产城融合。

  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和大型公共建筑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严格实施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应用,优化建筑用能结构。积极指导绿色农房建设,推广太阳能利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省柴节煤灶等农房节能技术。

  3、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节能降碳

  推行公交优先。通过公交优先和便利化示范项目的实施,积极扩展公交线网覆盖范围,搭建公交运信息平台,有效降低公交出行时耗与费用,提高公交换乘便利性和出行舒适度。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逐步提高覆盖率、准点率和运行速度,改善公交通达性和便捷性。

  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实施公路隧道、桥梁、场站、港区等绿色照明工程,推广应用发光二极管等节能灯具以及港口机械节能技术和操作方法;在公交车、出租车、校车和私人乘用车四个领域,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更新燃气动力、纯电动和油电混合动力等。配套较完善的加气、充电等基础设施,形成网络体系,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运用。到2020年,公共交通工具中清洁能源汽车比例达到95%以上。

  4、推进商用和民用领域节能降碳

  加强商用领域节能降碳。引导商业企业做好建筑、照明、空调、电梯、冷藏等耗能关键领域的技术改造;引导和鼓励企业使用屋顶、墙壁光伏发电等节能设备和技术;严格控制商业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能耗,淘汰高能耗照明设备。开展绿色商场创建行动,加快发展低碳物流,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减少运输车辆空驶率,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加强民用领域节能降碳。严格市场准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引导消费者使用节能型产品。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落实国家能效领跑者制度,推广应用“能效之星”及其他高能效、低碳产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空调设置标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严格执行民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节能专项审查,强化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

  5、推进农业和农村领域节能降碳

推进农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节能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的设计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农业机械及其装备;加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和病虫草鼠害生态控制技术,建立一批农药减量增效控污示范区;继续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开展土壤墒情监测,推广可降解膜和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应用,加强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到2020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

  推进农村生活节能降碳。推广应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鼓励采取沼气提纯罐装、专用燃料、发电上网等方式,实现沼气高值利用。推动秸秆能源化利用,扩大秸秆碳化、气化、固化建设规模,推广高效低排省柴节煤炉具。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引导农民建设节能型住房。

  6、推进公共机构领域节能降碳

  推进公共机构建筑及用能系统节能降碳。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公共机构食堂灶具、排烟系统节能改造,推广运用高效节能灶具;结合公务用车改革,加快淘汰更新“高污染、高排放”公务车辆,加大新购公务车辆中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比例;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低碳产品制度,完善节能低碳产品的政府采购统计体系、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提高公共机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落实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

(四)促进非能源活动领域减碳和增汇

  1、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采用原料替代、生产工艺改善、设备改进等措施,加快工业低碳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控制水泥、石灰等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鼓励发展散装灰泥、高等级水泥和新型低碳水泥。鼓励采用磷石膏、脱硫石膏、粉煤灰等工业废渣替代传统石灰石原料。加快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再生,为水泥生产提供再生原料、燃料。减少石灰土窑数量,控制石灰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

  2、控制农业生产活动排放

改革传统耕作方式,发展节约型农业。科学使用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生物防治病虫害以及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扩大节水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加强农机农艺结合,优化耕作环节,实行少耕、免耕、精准作业和高效栽培。鼓励使用有机肥,因地制宜推广循环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林废物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3、控制废弃物处理领域排放

  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办法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做好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有毒有害垃圾以及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收运和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垃圾减量激励机制,逐步实现垃圾源头削减、回收利用和最终无害化处理全过程治理。巩固完善以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为基础的城市三级回收网络。鼓励建设和使用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系统,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县城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4、增加森林及其他碳汇

  以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农田保育为重点,加强生态工程建设,不断增加碳汇。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2500万立方米。

  增加森林碳汇。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抚育管理、生态治理、绿色通道等林业建设,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楂树活动;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深入推进“绿满荆门”行动,统筹城乡绿化,城镇(村庄)配套绿化林、游憩林及绿化进校、进厂矿(企业)等工程;开展绿色社区建设,实施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工程;大力培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良种,探索森林认证、林业碳汇交易、碳汇造林等体制机制,积极参与国际林业碳汇活动,开展森林认证工作,参与国际碳汇交易。到2020年,实施碳汇造林1000公顷。

  增加湿地碳汇。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大力实施退耕还湿、退渔还湿等湿地恢复工程,因地制宜开展湿地植被恢复工作,扩大湿地面积,恢复湿地功能,增强湿地碳储能力。对东宝、钟祥县域内湿地相对集中的区域,积极申报和建设湿地公园群保护项目,争取国家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补偿项目和全国退耕还湿试点项目。重点实施漳河、惠亭湖、莫愁湖、潘集湖和仙居湖等5家国家湿地公园和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启动石门湖、官冲湖、石龙湖、钱河、象河等5家省级湿地公园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湿地公园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加强重要湿地周边森林植被保护与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增加农田碳汇。大力推广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覆盖免耕等技术,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在抑制氧化亚氮排放的同时,实现直接储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科学施用化肥。采取精准耕作技术和少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完善配套田间灌溉、排水等设施,加强土壤改良、退化防治与修复,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农业碳汇。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加快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减少单位产出物质和能源消耗,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到2020年,全市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率、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58%、67%、90%、90%以上,城区再生资源规范回收比例和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分别达到达到90%、95%以上。

  1、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

  在煤炭、电力、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重点行业,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继续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典型示范企业、园区,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农业领域,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继续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在旅游、餐饮住宿、物流等重点行业,推广节水、节电、节油技术,减少一次性商品,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

  2、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完善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建立餐厨废弃物分类收集体系和处理处置设施,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完善集回收、整理、分拣、市场交易、加工利用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整合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立覆盖城乡、运作规范的回收站点500个,建设鄂中再生资源回收大市场,在京山、沙洋、钟祥建设3个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推进格林美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葛洲坝水泥窑协同处置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报废汽车和废旧家电回收拆解、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废塑料和废有色金属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3、打造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核心聚集区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构建京山、沙洋、钟祥、东宝、掇刀高新区、屈家岭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核心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聚集区。重点打造掇刀高新区产业发展聚集区,着力推进以中集安瑞科、航特科技为代表的装备制造循环型产业群,以格林美、国源科技为代表的新材料循环产业群,以荆门石化、天茂集团为代表的化工循环产业群;打造荆襄磷化产业发展聚集区,着力推进以新洋丰马业、大峪口化工为代表的磷复合肥和精细磷化工循环产业发展;打造钟祥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聚集区,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机电五金、生物制品、轻工纺织产业发展;打造京山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着力推进轻工机械、农副产品加工、建筑材料等产业发展;打造沙洋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聚集区,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打造东宝工业园产业聚集区,着力推进森工、建材、轻纺、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打造中国农谷产业聚集区,着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和医药化工等产业发展。

(六)倡导节能低碳生活

  积极倡导和大力推行节能低碳生活,鼓励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上加快向绿色、节约、低碳转变。到2020年,大型商超包装限塑比例达到95%,政府绿色产品采购率达到80%。

  1、鼓励低碳消费

  优化市场交易方式,促进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升级,开展绿色采购推广行动,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试行)》,鼓励企业借助实体店、网店及互联网平台采购绿色、低碳产品,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开展绿色商场创建活动,加大节能环保、低碳消费宣传力度。开展绿色消费引导行动,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低碳产品。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2、践行低碳生活

  倡导“低碳饮食”。推进餐饮点餐适量化,公务接待简约化,遏制食品浪费;倡导“低碳居住”,引导消费者使用绿色建筑。开展绿色回收进机关、校园、社区、商场等“绿色回收推广计划”主题活动;结合低碳社区试点示范,深入开展低碳家庭创建活动,倡导节水、节电、节气、垃圾分类等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共乘交通和使用自行车出行,倡导公众参与造林增汇活动,消除碳足迹。

四、适应气候变化

  以基础设施、水资源、农业、森林、湿地、人群健康、气象灾害防御等领域为重点,加强规划管理,加大保护力度,做好监测预警,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水平。

(一)基础设施

  1、城镇建设

  积极应对热岛效应和城市内涝,合理布局城市建筑、公共设施、道路、绿地、水体等功能区,禁止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加强雨洪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促进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结合暴雨洪涝、干旱、低温、高温、雷电、大雾等气象灾害风险,加强供电、供热、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建造、运行和维护技术标准,保障设施在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下平稳安全运行。

  2、水利、交通、能源设施

  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与行动管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提高水利设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障设施安全运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健全交通设施养护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加大交通设施巡查力度,提高安全运输气象服务水平,保障交通安全运营。加强电网安全运行气象服务,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加快农村电网和城市配网升级改造,促进各电压等级配电网络协调发展。

(二)水资源

  1、加强水资源管理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节约。坚持“整体、循环、合理、效率”的原则,加强城乡水资源统一调配,实现流域水资源的集中管理。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加强计划用水和取水许可监管,完善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制度,改革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加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设备和器具。

  2、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

  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加强水环境监测与水生态保护,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预警与安全应急机制,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改善生态状况,完善污水处理回用制度,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回用设施建设,推广使用污水处理技术,加强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工程。到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2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50立方米以内。

(三)农业

  1、种植业

坚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灌则灌,科学规划林种布局、林分结构、造林时间和密度。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提高重点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和建设管理水平。实施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工程,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植物病虫防疫防治,保护农业生态安全。健全农业灾害预警和防治体系,提高应急减灾、防灾减灾、灾后恢复等适应能力。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积极改造坡耕地控制水土流失,推广旱作农业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养殖业

  合理调整水产养殖品种、密度、饲养周期,在重要水域建立水生生物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力开展渔业资源养护。加强水环境保护、鱼病防控和泛塘预警。推广畜禽科学养殖技术,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大畜牧业设施化应用,改善养殖环境,加强畜禽粪便的管理和利用。到2020年,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80%。

(四)森林和湿地

  1、森林

  釆取自然修复和工程措施,扩大森林面积,合理调整与配置造林树种和林种,选择优良乡土树种,构建适应性强的人工林系统。全面开展森林抚育经营,提升森林整体质量,构建健康稳定、抗逆性强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气象监测和火情监测预警,落实森林防火预案,增强森林火灾防控和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火情监测、预警、通信应急体系,实施森林航空消防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森林防火能力和水平。

  2、湿地

  积极开展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建设,通过加强湿地保护、水资源调配、污染治理、森林植被恢复等措施,修复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重点实施汉江生态补水及汉西水系连通工程等工程,实施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大力开展退耕还湿、退田还湖和退渔还湿,加强漳河、凤凰、长湖湿地保护管理、资源监测和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湿地生物保护。在血吸虫病流行区,营造林业血防林。

(五)人群健康

  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开展微生物和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针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导致的疾病谱改变,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暑、疟疾等传染病和慢性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2、开展监测评估和公共信息服务

  以各季节传染病防治重点,开展气候变化对敏感脆弱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估,建立人体健康相关的天气监测预警网络和公共信息服务系统,重点加强对极端天气敏感脆弱人群的专项信息服务。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普及适应气候变化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影响人群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降低疾病发生和传播风险。

  3、加强应急管理

  加强卫生应急准备,制定和完善应对高温中暑、低温雨雪冰冻、雾霾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卫生应急预案,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增强突发性疾病和重大传染病的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加大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伤亡灾害事故等所需药品、器械的储备力度,提高疾病应急管理水平。

(六)防灾减灾体系

  1、加强预报预警

  加强基础信息收集,建立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库,加强气候变化风险及极端气候事件预测预报。建立极端气候事件预警指数和等级标准,实现各类极端气候事件预测预警信息的共享共用和有效传递。建立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

  2、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

  科学编制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综合发布平台,及时权威发布灾害信息,健全突发极端气候事件灾前预防、灾中救援以及灾后重建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应急响应体系,增强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完善抢险救灾指挥系统,建立市、县两级自然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形成市、县、乡三级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县、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依托城乡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乡应急避难场所。

五、开展示范试点

抢抓先行先试机遇,积极争取,大胆创新,稳步推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碳排放权交易等试点示范工作,努力打造一批典型示范,全面带动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1、工业领域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继续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重点开展以工业固体废渣、建筑废废物回收利用为核心,以建材产品加工为纽带,形成建筑废物、粉煤灰、生活垃圾等—水泥、新型建材等循环产业试点;以废旧化工产品回收利用为核心,以石油冶炼中间产品为纽带,连接石化行业与工业生产,形成石油冶炼-油品、工业原料-化工产品、废旧化工产品回收利用-化工业产品的循环产业试点;开展磷石膏及矿渣利用试点,构建磷石膏-水泥、磷石膏-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链条,提高废弃物、副产物利用价值,拓展利用渠道。

2、农业领域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按照“农业工业化”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建设一批农业示范村、示范园区(基地)。重点以屈家岭生态农产品加工、彭墩长寿食品加工、京山禽蛋加工、沙洋水产品加工产业园,打造生态农产品加工集聚示范区;依托京山国宝桥米、洪森油脂、湖北宝源等,打造稻谷、油脂、农林三剩物以及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工农复合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华中现代种业中心和长江流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3、服务业领域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结合绿色商场创建活动,优先东方百货、金城大厦等商场,开展低碳商场试点;以京山金瑞物流产业园等为主,开展低碳配送中心试点;以荆门宾馆、荆门帝豪国际等为重点,实施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开辟绿色客户、开设绿色餐厅,开展餐饮住宿行业的清洁生产和绿色服务试点;推行货物运输甩挂试点,以市公交集团公司和万里交通有限公司为重点,深入开展车、船、路、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示范。

4、社会层面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开展“互联网+分类回收”,利用互联网技术跨越传统的垃圾箱式分类回收模式,以格林美城市矿产资源产业园为重点,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开展高标准建筑节能和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试点,在漳河新区范围内建设的项目,公共建筑必须达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居住建筑必须达到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探索实践生活垃圾先进处理处置方式,围绕水泥等建材领域,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施水泥窑协调处理生活垃圾项目,深入开展生产过程中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试点。

(二)低碳经济试点

1、低碳城镇试点

引导京山县、漳河新区开展国家、省级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围绕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探索产业低碳发展与城市低碳建设相融合的新模式,通过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利用,打造零工业生态宜居示范新区;综合考虑人口规模、区域分布、经济发展、碳排放水平等因素,优先2-3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乡镇开展低碳试点,鼓励试点乡镇制定低碳发展规划(或方案),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推广绿色建筑,发展绿色交通,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

2、低碳社区试点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低碳社区试点,创建低碳社区试点3-4个。优先1-2个城市社区开展试点示范,重点推进智能化公共配套基础设施、绿色建筑、信息通信网络、循环消费连锁超市等建设,开展低碳模范家庭创建活动,加强节能降碳监督管理。优先1-2个农村社区开展省级试点示范,重点加强绿色农房建设、生物质能源高效利用、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公益碳汇林建设等,开展碳排放评估,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3、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深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重点做好主要排放行业重点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数据报告工作,总结、评估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加快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衔接。扩大市场规模,拓展交易范围,适时降低碳市场纳入控排企业标准,将碳交易从工业领域拓展到交通、建筑等领域。推动自愿减排项目开发。探索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优先使用农、林类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用于抵消,以清洁能源和林业碳汇为重点,鼓励参与国家温室气体核证自愿减排项目开发。

(三)节能量交易试点

本着公开公平,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谁消费谁付费、谁节能谁受益的原则,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发挥市场机制对节能降碳的有效促进作用,探索建立全市节能量交易平台。通过推进节能量交易工作,缓解县市间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之间的矛盾,实现全市共同节能、共同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相关政策

  完善法规标准。贯彻实施国家、省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林业、农业等相关领域法律法规,配套制定和修订市级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及时更新用能产品能效、高能耗行业能耗限额、建筑物能效等地方标准。

  实施区域政策。根据功能区的不同定位,实施有差别、有侧重的节能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对老工业基地核心区要加强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控制,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农产品主产区要加强开发强度管制,限制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鼓励发展高效低碳农业;重点生态功能区要严守生态红线,限制新上高能耗、高碳项目,对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实行遐出机制,因地制宜发展低碳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不断增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完善经济政策。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建立“两高一低”企业退出的市场倒逼机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节能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行完善居民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和分时电价制度,稳步推进水价改革。综合运用财政预算基本建设投入、财政贴息贷款、财政补贴等多种手段,加大对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低碳发展引导基金,加大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节能、低碳产品强制性政府采购制度,探索将专业化节能服务纳入政府采购。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鼓励和指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能效信贷业务,鼓励金融机构深入开展碳金融创新。

  实施资源环境政策。构建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实施最严格的耕地、林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政策。开展国家、省重点生态保护县以及跨界河流、跨区域湖泊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建立健全湿地、林业生态补偿制度,开展水资源领域生态补偿制度研究。完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机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

(二)推进机制创新

  创新节能监督管理机制。健全节能降碳目标责任制,将节能降碳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县市区和重点企业,完善节能降碳统计、监测、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节能降碳预测预警机制,强化责任考核,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强化节能降碳监督检查,着重检查高能耗企业及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禁止淘汰设备异地再用情况,以及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等,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加强市、县两级节能监察体系。

  推行市场化节能减碳机制。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形成推动终端用能产品、高能耗行业、公共机构能效水平提升的长效机制。落实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和所得税优惠政策,探索加强对节能效益分享、节能量保证、能源费用托管等多种模式项目的支持。拓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加快与全国碳市场衔接,鼓励开展碳金融创新和自愿减排交易活动。

(三)加强能力建设

  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积极组织重大科研与示范项目,推进节能和低碳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支持组建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应对气候变化联盟。鼓励荆楚理工学院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研发。鼓励有关部门开展森林、湿地等碳源和碳汇核算研究。鼓励社会相关机构围绕重点领域,积极开展适应性技术研究,推进节能低碳先进技术应用示范,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推广力度。

  加强统计核算和报告能力建设。完善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将温室气体排放、能源和环境统计更好地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完善企业碳排放盘查、核查制度。完善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上报统计、用能监测及节能预测系统,加强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动态监测,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自动监控网络。探索建立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充实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的专职人员和基础队伍,加强统计人员专业能力建设。

  加强观测监测能力建设。推进气候变化监测和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空气质量和温室气体监测,构建综合气候观测系统。大力开展雾霾监测业务,深入开展大气环境容量评估,建立完善城市空气污染人群健康影响基础数据库。加强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森林等监测站网建设,增加监测站网密度,优化功能布局,提高气候变化观测精度,提升监测能力。整合各部门观测网络资源,推动观测资料存储处理规范化,促进信息资源的全面、多层次共享。

  强化节能执法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市、县(市区)两级节能监察体系作用,全面构建以节能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节能执法体系。充实执法队伍,赋予节能执法强制执行的必要条件和手段,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的衔接机制。加强节能检查与环保、安全监管、建设、工商、质量技监等部门联动执法,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以生产高能耗产品的企业和行业为重点,加强能耗限额标准监察。推进对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商业、旅游及金融等领域的节能监察。

  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统计核算、观测监测、新闻宣传、战略与政策等相关业务人员的培养,建立素养过硬、专业知识扎实、知识体系完善的工作队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领域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及战略政策研究基地建设,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发挥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作用,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的功能建设,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鼓励节能低碳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培养节能低碳服务行业人才。

  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充分调动各类媒体的宣传积

极性,借助网络平台,传播绿色低碳理念,加大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其他有效方式,积极宣传国家和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的方针政策,普及相关科学知识。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信息发布制度,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增强决策透明度。组织开展知识培训、科学考察、教育科普等活动,倡导公众以实际行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

(四)加大投入力度

  强化项目支撑。积极对接、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重大政策,在节能技术改造、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和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适应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节能降碳重大工程项目。

  强化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统筹安排,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资金投入与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工作成效相匹配。充分发挥好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和带动社会资本和企业增加投入。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的发放力度,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工程项目建设。完善对节能低碳项目的各类担保机制,加大风险补偿力度。

(五)强化规划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权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原则,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确保实施。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组织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要对本地区、本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工作负责,釆取得力措施,全面落实本规划明确的各项任务。

  强化统筹协调。做好本规划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做好约束性指标的分解和相关目标任务的细化落实。加强本规划与相关领域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确保各相关规划目标一致、各有侧重、协调互补。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和信息共享,定期对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联合评估,形成部门合作的长效机制。

健全考核机制。逐级分解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并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考核。加强统计和监督管理,建立完善县(市、区)能耗强度、总量指标统计制度,完善碳排放相关数据的统计、核算、报告与核查制度。建立健全市、县两级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监管体系;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建立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节能降碳工作负总责。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区,按规定问责。

推进规划实施。建立健全规划的分类实施、监督检查、评估修订等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目标,主要为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完善监督机制,实行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促进规划实施。建立健全规划动态调整机制,适时修订,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

 

日博网站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724-2376061

传真:0724-2359722

邮箱:jmsfgw2010@163.com

主办:日博网站      技术支持:荆门市优点互动新媒体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号:鄂ICP备15007465号